近期,中国内地民办高教机构赴港上市的热度持续升温。据港交所6月2日文件显示,华南教育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。公开资料表明,华南教育前身是“岭南教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”,2021年2月更名为“中国华南职业教育集团有限公司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去年11月,岭南教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但日前其递交的港股IPO申请版本已失效。此次递交招股书的“华南教育”正是此前上市失败的“岭南教育”。
招股书显示,华南教育是民办学历职业教育服务提供商,在大湾区经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岭南现代技师学院两所学校。2018年至2020年,华南教育的营收分别为4.12亿元、4.44亿元、4.49亿元;净利润分别为1.37亿元、1.55亿元、1.71亿元,业绩呈逐年上升趋势。
无独有偶,另一家民办高教机构通才教育也于近期二度冲击港股IPO。5月31日,通才教育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,国泰君安为其保荐人,也是在去年11月,通才教育就已提交过上市申请。
财务数据方面,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一个年度内,通才教育实现营收为2.71亿元,净利润为1.43亿元;2019年同期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.66亿元和1.38亿元。
实际上,今年以来,筹划在港交所上市的民办大学还有更多。2021年初,科大教育、贺阳教育相继提交了港股上市的申请,这也意味着港股民办高教机构有望持续壮大。
民办大学的赴港上市与政策息息相关。姚玉飞告诉记者,2016年《民办教育促进法》修订的出台,提出对“营利性”和“非营利性”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,而“营利性”办学的明确也打通了民办高校对接资本市场的路径。